1997年起,两国开始在巴西利亚进行直接谈判。厄方认为厄瓜多尔是亚马孙流域国家,因此,它在秘鲁境内的亚马孙河流域应有航行和通行的“主权”。秘方则强调里约协议书是“有效的”,“是永久性的”,秘方虽同意给予厄在亚马孙河流域航行和通行的自由,但拒绝给予主权。同时,秘鲁要求完成边界的全部划界和树立界标的工作。两国边界共长1600公里,其中有约150公里尚未完成划界和竖立界标。厄瓜多尔对此持有异议。由于双方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意见相左,谈判进展缓慢。
进入1998年,双方都认识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拉美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趋势下,两国作为安第斯共同体的成员国,如果再不解决边界争端,势必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一体化的发展。年初,两国都表达了希望早日彻底解决边界冲突的强烈愿望。8月,马瓦德就任厄瓜多尔新总统后,多次同藤森总统在第三国会晤,商讨永久解决边界争端事宜。10月17—18日,在葡萄牙波尔图召开的伊比利亚美洲第8届首脑会议上,藤森和马瓦德总统宣布,秘、厄两国议会均已同意接受四保证国提出的解决秘、厄边界争端的最终方案。这样,秘厄之间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边界争端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秘、厄两国总统所签署的“巴西利亚总统条约”共五条。双方声明,两国政府间达成的谅解“全面和永久地解决了两国之间的分歧”,“两国在共同的起源的基础上,面向合作和互利的充满希望的未来”;根据四保证国总统1998年10月23日信中所阐明的意见,两国政府将在最短时间内,以此为基础,尽快确定共同的陆地边界;两国总统保证将两国政府所达成的关于贸易与航行,边境地区一体化发展,人员、车辆、船舶过往,秘厄自由贸易协议等协议尽快在本国得到批准和实施;重申两国决不使用武力,并向保证国表示感谢。
而作为“巴西利亚总统条约”组成部分的四保证国总统10月23日写给秘、厄两国总统的信(即最终解决方案)的内容共11条。其中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强调争议地区的边界的划分仍按“里约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即以孔多尔山脊为边界线;二是规定第温萨地区划归秘鲁,但象征性地把其中1平方公里土地以私人财产形式转让给厄瓜多尔,也以第温萨命名,在这条土地与厄瓜多尔本土之间建立一条5米宽的走廊,这1平方公里的土地转让是免费的,但是,其主权仍属于秘鲁;厄瓜多尔不得在该区域内部署军队和警力,也不得进行军事或警事活动;三是两国在边界线勘定立桩后,各自从与对方接壤的地区撤军,沿边界建立同名生态保护区,暂不进行开发。保护区内的边界哨所由警察负责,原有军队予以保留,但不得再增加。从以上主要内容来看,这一方案既照顾了秘、厄各自提出的要求,同时又要求各自对对方作出一定的让步。
“巴西利亚总统条约”的签订,为两国加强经贸往来,吸引外资,共同开发边界地区创造了良好条件。据专家估计,条约签订后在未来一年内,双边贸易有可能会翻一番。
在10月26日的签字仪式上,厄、秘两国总统先后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厄瓜多尔总统马瓦德说:“今天,我们面临这样的时刻:我们在诞生,而不是去死亡;我们在治愈,而不是在伤害;我们在建设,而不是在破坏;我们在笑,而不是在哭;我们在爱,而不是在恨;这是因为我们正在建设和平,而不是在宣战。”藤森总统也充满激情地说:“今天,对秘鲁、厄瓜多尔和整个拉丁美洲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从独立以来持续一个半世纪的两国久拖未决的边界争端,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我们是依靠理智的武器实现了和平。两国关系从此开始了新的一页,结束不信任与猜疑,使两国3600万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
马瓦德总统将一只他的外祖父参加1941年秘厄战争中使用过的军用水壶作为两国和平的象征赠送给藤森总统。马瓦德说,他的外祖父在一年半前去世,享年98岁,去世前还念念不忘两国能实现和平。藤森高兴地接受了这一礼品,此时,两国总统紧紧拥抱,大厅内响起的掌声经久不息。
秘、厄两国因边界争端,使两国共付出了600人死亡、1700人受伤的高昂代价,两国人民为了和平的到来,足足等了一个多世纪。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显得弥足珍贵,同时它也为两国的友好合作,为拉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描绘出美好的未来。(下)